请输入关键词...

基础交叉沙龙第13期 | 编码20+种氨基酸的新物种

发布者:陈睿发布时间:2024-11-29浏览次数:30

       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地球上的几乎所有生物都使用同一张密码子表,编码固定的20种氨基酸。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仅仅使用20种氨基酸“积木”就排列组合出千千万万种蛋白质,从而演绎出丰富多彩的生命图景。

  11月29日下午,在第13期基础交叉沙龙活动中,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基础交叉研究院交叉原创板块成员林世贤老师为沙龙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编码20+种氨基酸的新物种》的精彩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林世贤老师介绍了编码20+种氨基酸新物种的设计、合成,关键是如何高效地遗传编码新型非天然氨基酸,并结合地球生物的演化进程,回顾了编码20种天然氨基酸的密码子表也是逐步形成的。

 此外,林世贤老师阐述了其实验室近年来在合成非天然氨基酸蛋白质的技术进展和转化应用,并重点介绍了实验室正在开展的编码20+种氨基酸的新功能细胞的设计、合成。在交流环节中,来自生命科学、药学、医学、化学、物理学等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踊跃参与提问,大家就“稀有密码子””编码非天然氨基酸”“蛋白质设计”等探讨了稀有密码子重编码技术的当下应用和未来发展图景。

本次活动由交叉院单立楠副院长主持,来自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医学院、竺可桢学院、良渚实验室等十余个院系和研究机构的40余名师生参加。

图片 | 陈睿、徐一鸣

文字 | 林世贤课题组、陈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