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央视《新闻联播》“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栏目推出报道《深化改革创新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改革实践登该条新闻报道。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春来潮涌,万物竞发。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国高等教育正深化改革创新,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能。
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各地正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为蓝图,加速推进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在教育改革前沿,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正以学科集群重构创新模式,材料生物、量子测量等一个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汇聚20多个学科领域,为基础原创研究与产业颠覆性的创新搭建平台。
战略布局
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特区”
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成立于2024年4月,是浙江大学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基础研究、交叉研究战略部署,推动交叉科技创新、实施交叉拔尖人才培养的实体化机构,是浙江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特区”和“改革特区”。
交叉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交叉融合创新,重点围绕深化基础交叉科研组织模式改革、创新基础交叉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构建基础交叉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一流的学科交叉文化氛围等方面,旨在汇聚最优师资、培养最优人才、打造最优机制、产出最优成果,加快构筑学科交叉新格局和发展新优势。
科技引领
创新性构建基础交叉多元科研组织模式
交叉院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坚持基础研究与仪器技术融合发展,创新性构建多元化的基础交叉科研组织模式,谋划布局了交叉团队、交叉原创、仪器平台等三大科研板块。
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建设“交叉团队板块”,探索目标导向型基础交叉研究机制。首批启动“数学+”“综合”两个交叉研究领域,由院士领衔交叉研究大团队,着力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面向重大原始创新,建设交叉原创板块,构建自由探索型基础交叉研究机制,以“小切口”连接科学“大问题”,构建科学家“出题”“解题”的交叉平台。
面向高端科学仪器自研自制和AI for Science,建设仪器平台板块,探索高端科研仪器技术一体化创新机制,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关键利器。
人才为先
推进基础交叉多元人才队伍建设
交叉院坚持高标准的人才发展要求,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教书育人、创新学术的基础交叉人才队伍。围绕科研板块配置多元化人才团队,其中:交叉团队板块注重大师引领下的多层次、大团队建设。交叉原创板块会聚校内外基础交叉研究领域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积极推进组建跨学科交叉小组。仪器平台板块推进高层次实验技术人员与科研人员深度融合,培育仪器自研自制人才。当前已有专兼聘人才近50人,将逐步建设形成战略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博士后等完备的人才梯队。
教育改革
探索交叉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浙大模式
交叉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未来“杰出科学家”为目标,依托学校学科综合优势,汇聚顶尖师资开展高能级交叉研究,尊重“个性”、鼓励“长处”,体现“包容性、交叉性、可能性”,培养学术志向坚定、探求高深学问、承担远大使命、具有国际视野、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交叉人才。开展高标准、小切口人才培养试点,设置基础交叉本博贯通培养项目与基础交叉博士生专项计划,实施大师引领、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为特色的长周期、跨越式及国际化培养,探索交叉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浙大模式。
文化涵育
构筑基础交叉创新生态
交叉院在全校范围内培育浓厚的交叉学术文化,已推出基础交叉大师课、基础交叉沙龙、基础交叉论坛、交叉学术报告会等多元化、多维度的系列交叉学术品牌活动,为全校师生提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流平台,持续提升师生交叉创新素养,着力营造一流的学科交叉文化生态。
基础交叉研究院将践行高远使命,锚定一流发展目标,高水平推进基础交叉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深入探索交叉创新机制,加快构建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和人才培养体系,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