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开拓、交叉创新。4月20日,在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揭牌成立一周年之际,海洋交叉前沿论坛暨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一周年学术会议在紫金港校区举行。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首任院长、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杜江峰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杨华勇院士,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林海青院士出席会议,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立忠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刚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王立忠副校长高度肯定了基础交叉研究院过去一年筹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围绕前沿基础交叉研究、交叉人才队伍建设以及高质量的交叉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交叉院建设发展和加快推进科技前沿交叉创新提出要求和希望。结合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基础交叉研究院“海洋+”交叉研究领域启动,他指出,基础交叉研究院作为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校内重要依托单位,要进一步开拓海洋领域重大交叉研究,聚焦海洋科技前沿推进交叉创新,形成更有力的学科融合机制,以多学科协同攻关为引擎催生更多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
交叉院常务副院长唐睿康教授在会上作交叉院建设工作汇报。围绕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特区”和“改革特区”,交叉院改革攻坚、破浪前行,在推进交叉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建设交叉多元人才队伍、构建交叉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和营造交叉创新文化生态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与成效。未来,交叉院将再接再厉、攻坚克难、坚定前行,开辟一条浙大特色的基础交叉优势路径,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浙大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现场举行了基础交叉研究院“海洋+”交叉研究领域启动仪式, “海洋+”交叉研究领域召集人王立忠教授作领域建设方案介绍。 “海洋+”交叉研究领域是交叉院继“数学+”“综合”两个交叉研究领域启动建设后,正式启动的第三个重大交叉研究领域,将面向海洋强国战略及海洋安全和资源重大需求,会聚全校10余个学科领域的40余个涉海科研团队,组建“海洋+”交叉研究领域,推动海洋领域研究向极综合交叉发力,全面协同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优秀学科打造新增长极,为科技强国、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浙大力量。
大会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讲席教授戴民汉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陈鹰教授,分别作题为《海岸带复杂系统演变与临界过程》《自主式水下机器人困境与破解》的主旨报告。交叉院常务副院长唐睿康教授主持学术报告环节。
本次会议由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共同主办。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全校涉海研究团队代表、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