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传感作为量子科技前沿领域的重要分支,正在推动精密测量技术的革命性发展。10月15日,基础交叉研究院举办了第36期基础交叉沙龙,由交叉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杨晶老师带来题为《量子传感研究邀请:从理论到应用》的学术报告,吸引了来自物理、信息与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海洋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参加。
杨晶研究员以双缝干涉实验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量子干涉仪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在报告中,他深入探讨了延迟选择量子擦除实验、引力量子本质检验及无相互作用测量等基础科学问题,引导听众思考量子世界的基本规律。为量化干涉实验中的测量精度,杨晶研究员进一步阐述了量子估计与探测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分享了其在多体系统干涉测量、量子纠缠与测量、经典与量子信息几何等前沿方向的研究成果。杨晶研究员指出,量子传感技术已在GPS导航、光学成像、雷达测距、原子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希望通过沙龙报告的交流,为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打开通往量子科学与技术的大门。
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就量子传感的理论基础、技术瓶颈与跨学科应用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不同学科观点的碰撞为量子传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文 | 陈睿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