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下午,基础交叉博士生第1期交叉青禾学术研讨会举行。首期研讨会由邢子青、周詹琦、张涛等3位基础交叉博士生作学术分享,导师代表李铁风教授、张朝阳教授、周婷教授、刘东教授、洪子健研究员等参加并点评。来自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电气、建工、化工、航空航天、光电、信电、计算机、生命科学、医学院等院系30余名基础交叉博士生参加。活动由交叉院副院长程磊主持。
邢子青同学以《基于物理启发式学习的无线AI感知方法研究》为题,介绍了在无线感知与电磁成像方面的创新工作。针对底层逆散射物理问题,提出变分波恩迭代网络(VBIM-Net),通过深度展开物理迭代算法、嵌入解析计算与约束,实现高质量、可泛化的智能电磁成像。同时面对无线网络场景与信道挑战,构建生成式多视角感知框架为复杂场景应用提供方案。
周詹琦同学带来《BFO/LSMO超晶格样品中的极化逐层翻转行为的动态观察与调控》报告,分享了一种在BFO/LSMO铁电超晶格体系中实现可控、多态极化翻转的新策略。其研究发现,外电场与界面化学共同诱导的氧空位梯度分布,会使各铁电层呈现差异化翻转势垒,进而触发非常规逐层翻转行为;通过精确调控这一过程,为发展基于缺陷调控的新型电子器件提供了新途径。
张涛同学作《面向空间光通信和全固态激光雷达的高效液晶技术》汇报,针对空间光通信领域对 “小体积、低功耗、高速高分辨率” 光束指向系统的需求,介绍了一种新型全固态光束偏转技术——液晶光学相控阵技术。该技术基于液晶材料双折射效应,通过独立移相单元对光束进行像素级相位调控,实现非机械高精度波束赋形,其大口径、低功耗、小体积等优点使它在空间光通信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交流研讨环节中,在场导师从多学科视角进行专业点评和学术指导,针对核心成果凝练、科研方向延展、汇报方式优化等方面给同学们给予了宝贵建议。师生在自由交流中深入讨论,思维碰撞,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本期活动不仅为基础交叉博士生提供阶段性展示科研成果、围绕学术问题深入探讨的平台,更以跨学科交流为纽带,助力师生拓展学术视野,思维互鉴。未来交叉院将持续构建开放、融合、创新的交叉文化生态,也期待更多博士生参与其中,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火花,共探交叉科研新可能。
图文 | 有梗文化、刘露、胡珂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