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热烈祝贺!包刚教授当选世界科学院院士

发布者:董燕菲发布时间:2025-11-13浏览次数:11


近日,世界科学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了2026年新增选院士名单,本次共有63名新当选院士,分别来自数学科学、生物科学、医疗健康与科学、化学科学、工程科学等10个研究领域。其中,浙江大学理学部主任、浙江大学数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基础交叉研究院“数学+”交叉研究领域召集人包刚教授当选。本次数学科学领域共有三位教授入选,另外两位分别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吴宝珠教授Ngô Bảo Châu,菲尔兹奖获得者)和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Celina Miraglia Herrera de Figueiredo教授(巴西科学院院士)

世界科学院成立于1983年,原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由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卜杜勒·萨拉姆(Abdus Salam)教授倡议创建。致力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科学能力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科学院。当选的院士代表着世界各地各个学科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其中包括多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和诺贝尔奖得主。

包刚,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EURASC)院士,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会理事长,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美国数学学会会士,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科学程序委员会委员。

1985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1991年在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94年起任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1999年任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2006年创建密歇根工业与应用数学中心(MCIAM)并任主任。2010-2020年担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曾任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工程师学院院长。

包刚教授长期从事应用数学研究,特别是在数学物理反问题的理论、算法及应用于精准探测方面做出了系统创新性研究,是该领域数学理论和科学计算的国际领军人物。其主要学术贡献包括:发展了一般情形下波动方程反问题的稳定性理论,提出了求解麦克斯韦方程反散射问题的多频稳定算法,系统地建立了衍射光栅问题的数学理论,提出了求解偏微分方程及反问题的弱对抗网络深度学习算法。

包刚教授曾获冯康科学计算奖,密歇根州立大学杰出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独立完成),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曾任第九届国际应用反问题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第十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大会评奖委员会委员、Maxwell奖评奖委员会主席。

包刚教授在J. Amer. Math. Soc., SIAM系列, Inverse Problems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全球高被引学者。现任国际反问题领域权威期刊Inverse Problems and Imaging 主编,现(曾)任SIAM J. Numer. Anal.、SIAM J. Appl. Math.、Inverse Problems、J. Differential Equations等20余个国际著名期刊编委。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和集成项目等。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教育部突破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