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简介
浙江大学“星辰计划”(ZJU Project Astra)是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以下简称“交叉院”)协同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竺可桢学院,创新推出的基础交叉本博贯通培养项目,致力于打通学科边界,构建基础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长周期、跨越式培养拔尖创新及个性化人才,为培养杰出科学家打下坚实基础。交叉院作为学校推动交叉科技创新、实施交叉拔尖人才培养的实体化机构,是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特区”和“改革特区”。本项目以“拔尖、开拓”为核心理念,尊重“个性”,鼓励“长处”,体现“包容性、交叉性、可能性”,为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开辟个性化成长路径,探索一条交叉人才培养与科研范式革新的浙大之路。
二、培养目标
“星辰计划”面向有志于基础交叉研究、拥有拔尖特长、富有开拓精神、具有成长潜力的创新及个性化学生,构建大师引领、本博贯通、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为特色的“3+X”长周期及国际化培养体系,实施双向选择的全程导师制,制定进阶式“一生一策”培养方案,突出探究式交叉课程与科研训练,建立“意愿>成绩”、“长处>短处”的评价机制和动态进出机制,注重家国情怀和科学家精神涵育,打造顶尖学者与卓越学生的学术共同体,旨在培养学术志向坚定、承担远大使命、探求高深学问、具有国际视野、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拔尖创新人才。
三、面向对象及名额
“星辰计划”实施高标准、小切口人才培养试点。2025年,拟从竺可桢学院(含强基计划)、求是学院2024级理工信农医类专业选拔不超过20名学生进入“星辰计划”项目。入选学生将全部纳入竺可桢学院2024级基础交叉班,求是学院学生在第一学年结束后学籍和思政关系异动至竺可桢学院。
四、报名条件
1. 有志于基础交叉研究,愿意进行本博贯通培养,学术科研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索创新能力。
2. 在数理化生等学科方面具有拔尖特长,在学科竞赛、创新发明等方面有突出表现者优先。
3.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综合素质良好。
五、选拔方式
通过报名申请、面试考察、深度考察三个选拔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科研意愿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六、导师队伍
“星辰计划”注重大师引领,配备高层次人才导师队伍。依托交叉院重大交叉科研领域及交叉原创板块,以院士、求是讲席、求是特聘教授为主担任本项目学业导师及科研导师,为“一生一策”培养计划、交叉科研轮转、交叉课程建设、交叉科研培养、国际交流等提供全过程、长周期指导。首批28位导师均为求是特聘教授及以上层次(附件1)。后续交叉院将吸纳更多优秀科学家加入“星辰计划”导师队伍。
七、培养体系
“星辰计划”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个性和特长,分阶段配备学业导师、科研导师,“一生一策”指导学生制定本科及博士阶段的个性化培养计划,实施交叉融通的“3+X”培养体系。
1.“3”阶段——大一至大三
大一:注重夯实基础、规划个性成长,学好数理化生等基础课程,配备学业导师,并于大一夏学期结束前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制定下一学年的交叉科研轮转计划及个性化学习课程。
大二:激发科研志趣、拓宽交叉口径,通过交叉研讨课、交叉通识课、交叉科研轮转等环节探索本学科及跨学科研究兴趣,与3位不同学科的导师深入接触,进阶调整个性化培养计划。
大三:提升科研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原则上可在“星辰计划”导师库内任选博士生导师担任科研导师,指导学生开展深度科研训练。学生根据兴趣修读交叉前沿课与跨专业课程,进一步确定本博贯通后续培养的学科方向。大三结束后实施本博转段考核,鼓励交叉转段,支持跨学科攻读博士学位。
2.“X”阶段——大四至博士
“X”阶段:参照学校本博贯通培养项目实施博士弹性学制,大四可计入博士培养年限,以重大交叉科研任务引领,开展6个月以上的深度国际化培养,定期参加交叉共同组会、与跨学科课题组分享交流研究进展,参加各类交叉沙龙、学术论坛等,提升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力争产出高水平交叉科研成果。
3. 学分要求
“星辰计划”在尽量不增加原有课程压力的前提下推动开展学科交叉和科研实训。学生本科阶段以主修专业培养方案为基础,在确保修满主修专业核心必修课程的前提下,以学分替换形式,完成至少30个学分的交叉特色培养模块,包含跨专业课程、交叉特色课程、交叉科研训练、交叉学术活动、深度国际化培养等,可替换原培养方案中个性修读学分、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学分,支持本博学分互认。
八、过程管理
1. 资源保障
“星辰计划”全力打造潜心学习、潜心科研、潜心成长的环境,提供学术科研、国际交流、奖助学金和荣誉体系等政策资源保障。
(1)提供多层次科研训练项目支持,优先推荐“求是新星计划”等;
(2)提供6个月以上深度国际化培养支持,实施“求是飞鹰计划”等资助全覆盖;
(3)单设“星辰计划”奖学金、荣誉培养证书等荣誉奖励;
(4)博士阶段提高基本助学金发放;
(5)提供专属学习交流空间。
2. 考核评估
项目实施年度评估与转段考核。大三结束前,交叉院组织转段考核,“强基计划”学生按原要求进行转段,其他学生经考核通过后可获得推免资格。推免成功的学生原则上可在交叉院内任选专业及博士生导师。
3. 动态进出
项目实施动态进出机制,由交叉院组织项目考核,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和考核结果进行分流,博士阶段原则按照各专业院系要求执行。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退出本项目:
(1)尊重学生意愿,自愿放弃本项目的学生;
(2)未达到交叉培养学分要求的学生;
(3)年度评估不通过的学生;
(4)转段考核不通过的学生。
退出的学生不再享受个性化培养及相关培养资源支持,应按主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完成后续培养,已修读的交叉特色学分计入毕业要求学分。
九、工作流程
1. 报名申请
2025年3月21日至2025年4月7日17:00,有意向且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填写项目申请表(附件2),纸质版签字后递交至紫金港校区基础交叉研究院(筹)102办公室(求是大讲堂东侧辅楼北楼),PDF电子版及证明材料发送至邮箱xqwsally @zju.edu.cn(邮件主题请标明【星辰计划-所在班级-姓名】)。
2. 招生选拔
招生选拔拟安排在夏学期第2-4周进行,相关安排另行通知。本项目通过报名申请(申请表及相关附件材料将作为第一轮选拔的依据)、面试考察、深度考察三个选拔环节后确定录取学生,经网上公示后报竺可桢学院、本科生院备案。
十、联系咨询
“星辰计划”招生宣讲会定于3月28日(周五)下午14:00举行,地点:蒙民伟楼140,请扫描二维码提前报名。更多信息敬请关注交叉院官网futre.zju.edu.cn,公众号: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
未尽事宜,由基础交叉研究院(筹)负责解释。
联系咨询:徐老师,88208336,xqwsally@zju.edu.cn
附件:
附件2. 2025年浙江大学“星辰计划”项目申请表.docx
基础交叉研究院(筹)
2025年3月21日